产品展示
利转型半年见成果,闻泰科技上半年净同比增长超2倍
2025-08-09
公司一句话说清楚是谁
闻泰科技是一家从手机ODM转型到半导体ID•M的科技公司,旗下自有半导体板块(安世半导体)在模拟芯片、功率器件等领域成绩亮眼,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、汽车、AI服务器与工业控制领域。
行业风向简单掌握
AI、大数据、智能制造、电动车和新能源车快速放量,让功率半导体(如MOSFET、SiCMOSFET)市场需求爆棚。新能源车用芯片、电网逆变器、AI电源等高功率应用为闻泰业务提供核心增量。与此同时,苹果、华为等品牌手机放缓,让手机ODM收入减少,公司战略聚焦上游半导体立下正确航向。
2024年业绩震荡背后意味什么
根据公司披露:2024年总营收为735.98亿元,同比增长约20.23%;但当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达28.33亿元,同比下降超339%,扣非净亏同比亏损也大幅加深。原因主要是去年年底被列入实体清单后,产品集成板块受到海外市场压制,同时大量减值资产计提。尽管如此,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147.15亿元,净利达22.97亿元,毛利率保持在37.47%,未来增长基础尚在。
Q1实绩亮起来,结构明显改善
2025年第一季度,营收130.99亿元,同比下降约19.4%,但归母净利润仍高达2.61亿元,同比增长82%;扣非净利润约1.54亿元(已扭亏),经营现金流净额高达25.23亿元。其中,半导体业务单季营收约37.11亿元,净利润达5.78亿元,毛利率提高到38.32%,为全年盈利回暖提供先导动力。
上半年预告亮点就是Q2爆发
7月发布的半年报预告显示,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.9亿元至5.85亿元,同比爆增178%至317%;扣非净利润为2.6亿元至3.9亿元。结合Q1业绩来看,Q2单季净利润极可能贡献约1.3亿元甚至更多,凸显Q2是结构性反弹的关键窗口。
Q2能反转靠的是这些关键因素
半导体板块市场需求回暖,尤其是AI服务器与汽车电子订单持续释放。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策略,原料采购优化、供应链效率提升。产品集成业务剥离/出售后,亏损逐步降低,盈利结构优化。新投产的高压SiC、GaN器件进入放量,给高端市场注入增长动力。报表中已体现费用控制到位,净利率逐季轻松改善。
产品与技术优势在哪里?核心竞争力盘点
拥有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IDM能力,覆盖从低压到高压、MOSFET、IGBT、SiC、GaN等几乎所有细分器件;在消费电子、AI、电动车、工业控制等领域有深厚客户基础,安世半导体已成为多个头部车企与服务器厂商的核心供应商;拥有全球领先产能布局,包括浙江临港12吋车规级晶圆厂和海外封装测试基地等,产能保障稳定;市场准入和技术积累让其具备产业级竞争壁垒,本地化响应快、供货稳定;投入频密,2024年主要投向宽禁带器件、SiC/GaN/IGBT等下游增长方向。
同行对比,它在哪个层级? 我们以三安光电和思特威为可比企业:
闻泰与三安同在车规功率赛道,但闻泰覆盖更全面(包括MOSFET/IGBT/SiC/GaN)且下游客户集中;与思特威对标弊不同,闻泰在功率器件链条更完整,更偏产业基础硬件。
风险要看看这几个点
全球半导体市场宏观波动大,AI或新能源需求若遇拐点,订单下滑风险存在;依赖车用与服务器订单,若客户集中度太高带来的波动依然可能引发利润缩减;审查与出口政策可能再次冲击供应链(实体清单影响仍在演化);SiC、GaN等器件仍在量产初期,研发/生产投入收益未完全兑现;市场竞争加剧,国际厂商在车规器件上持续发力。
结语怎么看未来态势
闻泰科技经历了产品集成业务受压、资产减值的大阵痛后,敏捷转向半导体战略核心,2025年里Q1是盈利修复起步,Q2实现结构性反转,净利暴涨至数亿元水平。随着SiC/IGBT/模拟芯片持续放量,下半年仍有向上空间。总的方向是“半导体+功率+车用+AI”四个方向并进,未来值得跟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