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产品展示

对哈梅内伊的一个严重警告:89%伊朗人对经济不满意,2800万人营养不良!

2025-08-19

德黑兰街头,凌晨四点的面包店门口已排起长队。 一位裹着头巾的中年妇女攥着皱巴巴的里亚尔纸币,盯着价目表上标注的“今日面粉价涨30%”的纸条苦笑。 她身后的人群中,有人低声咒骂:“导弹能打以色列,却填不饱我们的胃! ”

这种场景在今天的伊朗早已司空见惯。 2024年,伊朗石油收入暴跌至540亿美元,仅为高峰期的一半。 美国制裁的绞索越收越紧,石油出口量被腰斩至每天120-150万桶,外汇储备从810亿美元断崖式缩水到187亿美元。 国家经济命脉被掐住喉咙,最直接的后果是货币崩盘。

里亚尔对美元汇率在过去十年贬值超90%,2025年8月黑市汇率突破1美元兑55万里亚尔大关。 普通人月收入缩水至150-200美元,而一袋面粉的价格两年内暴涨340%,买块鸡肉相当于花掉三天工资。

伊朗议会研究中心2025年披露,全国35%人口(约2800万人)生活在贫困线以下。 首都德黑兰的贫民区里,肉和奶制品从餐桌上消失已久。 官方调研显示,仅1.7%的家庭能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,27%的家庭完全吃不到蛋白质。 在失业家庭中,95%的人每周摄入蛋白质少于一次或为零。50%的儿童根本喝不到牛奶,2%的儿童能每日食用乳制品已是罕见。 一位克尔曼省的教师描述:“学生们的午餐只有扁豆和馕,营养不良引发的疾病在教室里蔓延。 ”

2024年7月上任的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,试图用《地方自治法案》破解中央财政困局,允许资源大省自主创收。 这份法案在2025年8月的议会表决中遭遇毁灭性打击——380票反对对40票支持,创下伊朗议会史上最大反对票差。保守派议员们拍桌怒吼:“这是分裂国家的毒药! ”背后的真实推手正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。 革命卫队指挥官们更直接警告总统:“军费若被地方截留,谁来抵挡以色列的空袭? ”

以色列在2025年6月的“斩首行动”中,用F-35隐身战机精准炸毁革命卫队高层会议现场,暴露了伊朗防空系统的致命缺陷:号称中东最庞大的防空网实则是俄制、中式、本土仿制装备的拼凑品,缺乏统一指挥系统。 以军战机突防时,老式雷达捕捉不到目标,导弹部队因指挥混乱成了无头苍蝇。摩萨德特工提前掌握了将领行踪,甚至将无人机运进德黑兰郊区。 这场羞辱迫使伊朗在48小时内发动“真实诺言-3”反击,向以色列发射200枚导弹,但仅数十枚命中军事目标。

过去十年,伊朗向叙利亚、也门等地输出革命耗资超800亿美元,而国内自来水管网漏水率高达35%,夏季高温引发全国性停电。 德黑兰的社区诊所里,抗生素和止痛药长期断供,革命卫队控制的走私集团却能源源不断输送奢侈品。 这种资源错配的根源在于经济命脉的垄断,革命卫队通过旗下“盖达尔”等财团掌控全国20%-40%的经济活动,承包500亿美元基建项目,相当于GDP的12%。 其商业帝国覆盖石油、电信、银行等核心领域,形成“军商利益共同体”。

当权贵集团靠灰色经济自肥时,普通民众在制裁夹缝中求生。霍尔木兹海峡的走私船上,汽油和药品被隐秘运入,黑市交易量占外贸总额的13%。 地下经济规模达官方GDP的35%-44%,成为老百姓的“生存安全阀”。 一名德黑兰小贩坦言:“官方市场买不到奶粉,但加价三倍就能从‘穿制服的人’手里拿到货。 ”这种畸形生态进一步滋养腐败:革命卫队控制的边境走私网,将原油、黄金甚至毒品运出境外,再进口生活必需品高价倒卖。

2024年6月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,6100万选民中仅40%参与,超百万人投出废票表达抗议。 年轻人用脚投票:15-24岁群体失业率达27.2%,每年超15万技术人才逃离伊朗。 2022年“头巾抗议”被镇压的阴影仍未消散,当时安全部队向示威人群发射实弹,造成500多人死亡。 如今社交媒体上流传着新涂鸦:“当春天到来时,冬天才会害怕”,这恰好呼应了前总统内贾德2025年6月参选登记时的口号“春天万岁”。 尽管他因挑战哈梅内伊权威曾被封杀,但此次高举“胜利”手势的照片在社媒流传,底层民众视其为对抗权贵的象征。

宗教象征正被愤怒解构 ,库姆清真寺悬挂的血红旗帜曾象征为苏莱曼尼复仇的圣战决心,如今贫民窟的妇女们将其改缝成装面包的布袋。 德黑兰大学报告指出:当克尔曼省地方势力掌控的财政收入可能三倍于中央时,地方分离风险指数已飙升至61%。 西阿塞拜疆省和胡齐斯坦省的族群武装开始蠢蠢欲动,背后晃动着美国和以色列情报人员的影子。

面包店前的队伍又挪动了几米。 那位中年妇女终于买到半袋打折的过期面粉,她小心地抚平包装袋上印着的革命卫队赞助商标,低声对同伴说:“看吧,他们连我们的饥饿都能做成生意。” #热点观察#

产品展示

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