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恒大退市清算,18亿资产抵偿3200亿债务,漫长清算路凸显深层课题
2025-08-21
2025年8月,香港清算人公布的数据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。
恒大集团18个月只变卖了18.3亿元资产,却要偿还3200亿元的债务。
这个数字意味着,债权人借出去100块钱,最后可能只能拿回五毛七分钱。
恒大的资产缩水速度超出想象。
曾经价值连城的地块、写字楼,现在要么被法院查封,要么根本卖不出去。
清算人预计,这场清算可能要拖十年以上。
对比国外类似案例,雷曼兄弟破产只用了三年,安然公司四年就处理完毕。
恒大的烂摊子,显然比想象中更难收拾。
问题出在那些复杂的公司架构上。
恒大在开曼群岛、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一堆空壳公司,层层控股内地资产。
现在要处置这些资产,香港的清算指令在内地法院行不通,内地的查封令又让境外程序寸步难行。
一块地被两家法院同时冻结,谁都动不了。
债务数字也在不断膨胀。
2022年恒大最后一次公布财报时负债1830亿元,现在债权人申报的金额已经涨到3200亿元。
利息、违约金、汇率损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
更麻烦的是,同一笔债务可能被不同债权人重复申报,清算人得花大量时间核对真伪。
曾经风光无限的非主业投资,现在成了最大的累赘。
高尔夫会籍、艺术品这些"面子工程"最先被甩卖,但根本卖不上价。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这两块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业务,现在无人问津。汽车量产遥遥无期,物业公司收不上管理费,接盘的人一个都找不到。
许家印的下落依然成谜。这位曾经的掌门人自2023年被采取强制措施后,再也没有公开露面。他个人名下的资产去了哪里,要承担什么责任,至今没有明确说法。
8月25日,恒大股票将正式从港交所退市。16年前风光上市时,谁能想到会以这种方式收场。这场清算不仅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,更暴露出跨境破产协调的漏洞、中介机构的失职,以及高杠杆扩张模式的风险。
恒大的故事给所有人提了个醒:疯狂加杠杆的时代已经结束,欠下的债终究要还。这场清算没有赢家,只有教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