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美国被称为世界上“最热门”的国家,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之媲美,特朗普用极端对比凸显自己带来的巨大变化
2025-08-25
你看这个特朗普的发言,一点都不意外,反正就是老套的套路。说美国“最热门”,那数据呢?我随便查了下,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经济预测,今年美国GDP增长预期大概在2%出头,失业率还在3.5%左右,通胀也从一年前的8%降到现在的3.2左右(来源:IMF官网和美联储公布数据),怎么看都不像“毫无生机”或者“濒临死亡”。他倒好,说去年一副死掉的模样,现在一切都变了,压倒性胜利,哈,真是神奇的“转变”。
但是细想想也正常,他就是用这个极端对比,把自己往“救世主”身份上拉。去年那阵子,美国经济虽然没崩,但通胀高、社会矛盾不少,Structural问题没解决,领土上,帮派枪击案、街头暴力还在反复。大家看数据,失业率低了,但实际上很多中产抛开失业率不谈,工资增长没赶上物价,生活压力其实大得很。到底有多“热”,没有实打实的指标支持,还比得上今日头条那些爆款标题?
更别说“美国再度伟大”这个词,就像吹牛皮一样。你美国制造业,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,早就小了,服务业才是主力(来源:商务部统计),而“伟大”的定义也不是用GDP或者失业率简单衡量。从政策到民众,很多人其实在承受生活压力,但你静下心看这些年美国内部的民意调查,满意度和信心指数都不算高。特朗普的这个论调,无非是用夸张的修辞给支持者打鸡血。
而且这个“选举日改变一切”,听起来像打一剂强心针,其实也不过是给自己和支持者撑腰的借口。2024大选还远着呢,真要说“改变一切”,国内的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社会分裂,哪个被彻底解决?还是说这些“变化”都只是在宣传层面玩花样。数据行业报告指出,虽然美国经济表现出一定的韧性,但底层的结构性矛盾,依然没有根本解决。你说这场“变好”的戏,只是让支持者觉得“我支持的那个人有用”,而对手看到,也只能呵呵一笑。
你看新闻报道,去年拜登的施政满意度其实还在收缩,二线民调也显示,经济难题还是压在民众心头。而特朗普拿出这“最火”的标签,无非是借势政治宣传,把模糊不清的“好转”包装成“历史性胜利”。这也反映了美国政治的一个大趋势,就是用夸张的“我就行”来定义国家的未来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大变革,只有你们看得见的“表象”。
我反复琢磨,这是不是一种“时装”政治。情况很复杂,但一旦人们习惯了用“情绪”来评价国家,实际理性的声音就越来越少。你说,短期看,支持者可能会升起一股“我赢了”情绪,但从长远来看,这样的“热度”能持续多久?社会的底层问题,比如收入差距、区域发展、教育公平,这些“最热门”的话题都没戏,始终被遮盖在激烈的政治抒情下。
就这一点我觉得挺讽刺的。你反思一下,从美国过去的“伟大”到现在的“最火”,这些标签变化的背后,隐藏着是什么?是一种政治话语的操控和民意的绑架。数据多,支持者多,嘴炮多,实际问题,反倒越玩越远。你说这热度会不会像趋势一样,维持得越久越不靠谱?我看未必。
看来,这场“最热”表演,和现实差距都挺大。问题是,这样的“热”,到底能撑多久?如果没有实质的动作,光靠夸夸其谈,也只能是昙花一现。一想到这里,我就想问:这“热”,是不是早就有了保质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