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介绍
中印无视美国要求,继续购买俄油,俄方情报:北约准备大规模袭船
2025-08-08
特朗普想让中国和印度都停买俄罗斯石油,这算盘打得够精明。但这回,结果让他“接不上茬”。中国和印度直接回绝了美国,继续买俄油,给俄罗斯经济撑起了最坚实的护栏。
这不是小事,这是打破了美国对俄罗斯“极限施压”的幻想。
美国一直把石油当成武器,谁听话,油价就稳点,谁不听,油龙头一关、经济就停摆。本来欧美合伙把俄罗斯踢出能源市场,想着这一招能熬垮莫斯科,但中国和印度给出的答卷,写满了“拒绝配合”。
这两个超级买家,一举吃下了俄罗斯绝大多数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。
说白了,欧美打经济战的底牌,就是切断俄罗斯的石油钱袋子。但现在钱袋子不但没瘦,反而变得更结实。
没人会否认,俄罗斯每挣一美元外汇,绝大部分都靠卖石油、卖天然气、卖军火。2022年被西方的金融、贸易双封锁之后,如果没有中国和印度大量进口,俄罗斯的外汇直接就断粮。但现实是,油轮一艘艘开往东方,卢布不但没垮,反而输血到了俄军工厂。
这些钱变成了坦克、无人机和导弹。
2024年,俄罗斯像给军工企业打了激素。新型无人机、大口径火炮、远程导弹的产量全线飙升。北约原以为自己用高级制导弹药打造“魔法护盾”,可结果是防不住便宜、批量生产、自杀式的俄式无人机。俄军工厂现在随手就能造出射程2000公里、时速800公里、能带90公斤炸药的杀手级无人机。按这个速度,2025年底,前线一天能扔出去两千架,堪比圣诞老人“礼物雨”。
更夸张的是,每月6万架的投送,对乌克兰来说是压顶的大山。俄军无人机批量冲锋,乌军防空弹药却是“买一发少一发”。哪怕美欧拼老命订购“爱国者”,交付速度就是慢到让人抓狂。新买的AIM-120导弹,美国自己分十年都不一定配得齐,更别说援助乌克兰。
防空跟不上消耗,乌克兰的能源和后勤线就像瓷娃娃一样脆弱。
俄军自杀式无人机七十公里纵深覆盖前线,每天“点名”乌军的火炮和装甲目标。就算西方再支援,库存跟不上消耗速度。更难挡的是朝鲜军援的炮弹,乌克兰“弹荒”一天继续,战场压力就一天加大。
所以,俄罗斯军队能撑住,经济基本盘没垮,归根结底,就是因为中印两国“顶住压力”继续买油。没有这条能源和外汇大动脉,俄罗斯军事体系撑不到今天。北约没能借经济战卡死俄罗斯,这才有了“常规招数用尽,铤而走险”的新剧本。
最近,俄罗斯对外情报局(SVR)曝出一个计划,方式很脏,但梳理下来,里外都有逻辑。
SVR的说法是:英国牵头,北约密谋对俄罗斯“影子舰队”下手,打算搞袭击,直接在公海炸油轮。
一张图就够说明问题。油轮行驶在国际航线上,但只要拉的是俄罗斯油,就可能被盯上。北约先利用卫星、监听、情报网挑出目标,再让乌克兰海军伪装普通轮船潜近,放出无人艇直接袭船。目标地不藏着掖着,挑的都是全球最繁忙、最重要的“咽喉要道”。
比如苏伊士运河,关系全球石油命脉。博斯普鲁斯海峡,一关锁死,黑海变“死水池”。如果连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航线都变成赌桌上的筹码,大家想想,这局还能怎么下去?
而西方的剧本也写得很顺。等乌克兰哪天前线“塌方”,比如红军城丢了,北约鹰派立马翻脸,“为保护国际航运安全”和“阻止生态灾难”,国际道义的幌子一举打出,派军舰进驻要道,所有过往船只,尤其是俄罗斯石油的油轮,都要“安全检查”。
说好听叫维护航线,实际就是直接扣押,变相封锁俄罗斯能源贸易。
中国和印度也没被放过。马六甲一关,是中国能源的喉舌,新加坡马来西亚都与西方沾亲带故。只要一个小插曲,外部势力完全可以“维稳”的名义把手伸进来。印度呢?印度洋上,迭戈加西亚基地里美国早就坐镇。想偷袭俄油轮,乌克兰特种部队加无人系统,动作快得很。
别管消息是真是假,但动机过于直接。经济战没用,常规消耗打不动,最后一招,就是在海上玩命。
这么做,底线就是公然破坏国际法,让民用船只变成战争靶子。
每个依赖能源贸易的国家都明白:今天你能袭击俄罗斯油船,明天别人也能对你来一套。谁都不愿意自家油船、货轮、集装箱都成捡炸弹的倒霉蛋。
一旦西方开了这个口子,俄罗斯海军、空军、甚至当代理人的第三国势力,都有可能在全球任何地方,对西方的航运进行同样的“对等报复”。届时,乌克兰不是唯一输家,国际贸易体系寸步难行。
所以,这一轮石油博弈的杀伤力,已超越常规经济战,全世界的贸易和能源安全全被拖进了灰色地带。
决策者们在边界上不断试探,可能还会继续升级。棋盘上,没人会心甘情愿先放弃自己的底牌。谁会先冒险踩下那只“引线”,答案早已越过了经济技术战的范畴。现在考验的,是谁敢把全球变成一张巨大的赌桌、谁先失去冷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