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介绍
23岁任军长,搭档辞大将,他仅授中将
2025-08-10
1935年,延安窑洞里烟雾缭绕。
毛主席眯着眼睛打量眼前这个瘦高个的年轻军官,突然拍案叫绝:"好一个不世之才!"这个被领袖如此夸赞的小伙子叫程世才,那年他刚满24岁,已经是红四方面军赫赫有名的"夜老虎团"政委。可谁能想到,20年后授衔时,这位"不世之才"的名字却默默排在了中将名单里。
程世才这娃打小就倔。17岁那年,村里人都说他瘦得跟麻秆似的,地主家的长工笑话他连枪都扛不动。这小子二话不说,把补丁摞补丁的袖子一撸,头也不回地投了红四方面军。19岁入党,20岁就当上了团政委,那些老油子们背地里嘀咕:"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,能带兵打仗?"结果呢,1933年红11师33团被围得铁桶一般,团长牺牲了,敌人嗷嗷叫着往上冲。程世才一把扯开衣领,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吼道:"跟老子冲!死了算逑!"这一仗打完,"夜老虎团"的名号算是叫响了。
要说程世才这辈子最憋屈的事,还得数1936年西路军那档子事。两万多人西渡黄河,他那三十军枪少弹缺,硬是在马家军的铁骑下杀出一条血路。零下30度的天,战士们的脚趾头都冻掉了,拿草绳绑着继续冲锋。有个小战士哭丧着脸报告:"军长,子弹打光啦!"程世才眼一瞪:"上刺刀!就是咬,也得咬死这帮龟孙!"最后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,他和李先念带着400来号残兵,钻了47天山沟,啃树皮喝马尿,愣是活着回到了延安。毛主席握着他的手直说:"能回来就是大功!"可这"败军之将"的名头,就像块揭不掉的狗皮膏药,死死贴在了他的档案上。
抗战那会儿,程世才的运气算是背到家了。许世友在胶东打得风生水起,王树声跟着刘伯承吃香的喝辣的,就他被按在抗大当教书匠。有学员缠着他讲当年的战斗故事,他摆摆手:"陈芝麻烂谷子的,有啥好讲的。"好不容易盼来上前线的调令,刚到地方,部队改编了。老战友们都说:"老程啊,你这命里缺把火候!"
1955年评衔那阵子,可把程世才憋屈坏了。有人翻旧账说西路军的事儿,有人说代理军长不算正职,还有人嫌他后期没打过什么硬仗。他蹲在台阶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,老婆劝他去组织上说道说道,他摇摇头:"比起那些牺牲的兄弟,咱知足吧。"最后名单出来,跟他同期当军长的林彪成了元帅,许世友混了个上将,就他卡在中将的位置上。有人替他打抱不平,他反倒笑了:"活着领衔,总比死了刻碑强。"
晚年的程世才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。有次小孙女翻出他当年的军装,指着上面的补丁问:"爷爷,这衣裳咋这么破?"他摸着孙女的头说:"那会儿啊,能活着就不错啦。"1990年他去世后,女儿整理遗物时发现一本泛黄的笔记本,扉页上歪歪扭扭地写着:"仗是大家打的,功是集体立的,我不过赶上了......"
要说程世才这辈子差在哪儿,可能就差那么点运气。西路军要是打赢了,抗战时要是去了前线,授衔前要是有人帮着说句话......可历史这玩意儿从来不讲如果。就像老战友们常说的:"老程这人啊,本事是有的,就是命里缺把火。"这话听着心酸,可仔细想想,在那个年代,能活着看到新中国成立的,哪个不是命硬的?
本文就是想把社会正气给宣扬起来,压根没有要去侵犯版权或者肖像权的想法哈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,一起商量着来处理。